横刀十六国_第535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535节 (第1/2页)

    ??司马昭也是先从晋公干起,进爵晋王,然后传至司马炎,方才登基为帝,取代了曹魏。

    ??“如今江东非楚公不能安抚内外,今当进位为楚王,大赏有功将士。”谢安拱手道。

    ??“请楚公进王位!”群臣齐声道。

    ??“吾非恋栈权位,实是为了江东苍生社稷,既然诸位不弃,吾自当奉命!”桓温一脸的悲天悯人。

    ??人群之中,王彪之、王坦之二人互看一眼。

    ??朝会散去,二人共乘一牛车,在建康城内缓缓而行。

    ??“桓贼欺我家太甚,他人皆得进封,独我家排除在外,是可忍孰不可忍!待桓贼安抚人心后,必向我王氏下手。”王坦之恨声道。

    ??别人家都红红火火,唯独王氏府前门可罗雀,昔日高朋都敬而远之,掉头去攀附谢氏。

    ??曾经与司马家共治江东的王氏,已经大不如前。

    ??反而是谢氏扶摇直上,成了建康城内炙手可热的豪门。

    ??“当日石头城之战,北府军若是出手,焉有今日?”王彪之满脸阴沉。

    ??从种种迹象看,谢安分明将他们都卖了,用来换取谢家的高升。

    ??“只怕从此以后,当是桓与谢共天下!”

    ??很明显,仅凭桓温无法安抚江东人心,必须要有大门阀与之配合,方能成事。

    ??谢家上去了,王家自然要下来。

    ??兄弟二人正在郁闷时,忽听见门外一阵打砸声,哭喊声、喝骂声一片嘈杂,牛车也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??王彪之掀开车帘,却见光天化日之下,上百士卒正公然抢掠街市,布帛、粮食、铜钱……各种值钱之物直接往木车上装。

    ??百姓哭喊求饶,没有换来他们的罢手,为首一个屯长模样的人一脚踹翻店家,拔出环首刀,指着众人,“哼,楚公有言在先,打下建康城,财帛任我等取之,尔等欲抗命乎?”

    ??锵、锵、锵……

    ??其他士卒也纷纷拔出环首刀,一脸狞笑的望着百姓。

    ??“荆州贼竟如此无法无天!”王坦之一脸愤怒。

    ??“走。”王彪之低声道。

    ??牛车缓缓向前,到处都是打砸抢掠之声。

    ??自古劫掠不分家,荆州士卒不光抢劫财物,还掳掠民女。

    ??昔日繁华的建康城已经乱作一团,不时还有火光升起,百姓哭喊声嘶力竭,荆州士卒笑声越发张狂。

    ??“桓温老贼岂有此理!”王坦之破口大骂。

    ??不过他也只敢在私下里大骂,朝堂上一声不吭,要他下去给百姓主持公道更加不可能。

    ??他们是江东高门,百姓的死活影响不到他们。

    ??“荆襄已失,桓贼只能以此赏赐士卒。”

    ??朝廷府库一向是个摆设,里面的东西不足以封赏五万红了眼的荆襄士卒,达官贵人们是联合的对象,自然不能对他们动手。

    ??所以只好苦一苦建康百姓。

    ??“他们今日劫掠百姓,明日就会欺负到我王家头上。”王坦之之所以愤怒,不是因为同情百姓,而是不满桓温肆无忌惮公然放话要当周文王。

    ??这简直是没把王氏放在眼里。

    ??“你待如何?”王彪之眼中升起寒芒。

    ??“若不施展些手段,桓温真以为我王家无人乎?”王坦之眼睛眨也不眨的对望。

    ??当年司马睿南渡,没有王家的支持,早就被江东豪强掀翻了。

    ??司马家的江山是王家给的,王家的势力在江东数一数二,朝野内外都有王家的人。

    ??所以尽管当年平定王敦叛乱,司马家也不敢对王家下死手,重用王导。

    ??司马家不敢对王家下手,桓温更不敢,动了王家,就是动摇了整个江东的根基。

    ??所以桓温也在尽力拉拢王羲之这一脉,打压王彪之王坦之一系。

    ??“此事,定需小心……”王彪之点头同意。

    ??“此事就应该大张旗鼓,让桓贼这等二三流门户见识见识何为门阀!”其实王坦之并非琅琊王氏之人,而是太原王氏。

    ??不过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,两家同为秦朝大将王翦之后,王离兵败,秦朝覆灭,王氏后人离开关中频阳,一支迁往琅琊,一支迁往太原,经过几百年的繁衍,逐渐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。

    ??衣冠南渡后,两家在江东越靠越紧。

    ??第七百一十六章 捷报

    ??李跃没等太久,江东烽火很快拉开序幕。

    ??会稽内史王廞起兵,打出清君侧的旗号,直斥桓温为叛贼,江东豪强虞仡、顾珙之起兵响应。

    ??王廞很聪明,没有立即向建康发兵,而是攻略吴中,南下交广,吸收更多的豪强响应。

    ??江东郡县非但不出兵讨伐,反而暗中资助,致使义军逐渐势大,旬日之间,聚众三四万。

    ??桓温忙着当楚王,一时片刻也不敢离开建康,下令北府军讨伐之。

    ??北府军对南下的兴趣不大,一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